夏日的浪漫,藏在无数种惬意的生活方式里。而一场酣畅的午睡,恰似夏日时光馈赠的温柔梦笺,从古至今,皆是人们心底最深的眷恋。
晋代陶渊明曾于《与子俨等疏》中欣然写道:“五六月中,北窗下卧,遇凉风暂至,自谓是羲皇上人” 。
寥寥数语,便将夏日通风处酣眠的闲适,勾勒成仿若羽化登仙的极致享受。
自此,夏日午睡便成了文人笔下永不褪色的诗意主题。
在他们的文字里,我们仿佛能窥见古人或慵懒、或悠然的午睡姿态,字里行间流淌着岁月静好的韵味。
且随诗人苏舜钦的笔触,走进经典诗作《夏意》。在那清幽静谧的夏日画卷中,邂逅独属于这个季节的温柔浪漫,聆听时光深处的浅吟低唱。
图片
《夏意》
苏舜钦〔宋代〕
别院深深夏席清,石榴开遍透帘明。
树阴满地日当午,梦觉流莺时一声。
这首诗的大意是:
幽深的小院中我躺在竹席上,浑身清凉;穿透帘子看见那石榴花开得正艳。
中午时分浓密的树阴隔断了暑气,午睡醒来,耳边传来一阵阵黄莺的啼叫声。
诗中虽写炎热盛夏,却句句显清凉静谧、清幽朦胧的气氛,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,虚怀若谷的心境。
图片
首句描绘了一个幽静的院落,在盛夏时节,诗人躺在清凉的竹席上,感受到一股清凉。
“深深”说明别院深幽寂静,因为寂静而感到“清”,这种通感手法使人直观地感觉到在这里午睡的宜人。
“夏席清”则直接点明了夏日的清凉感受,让人仿佛能感受到竹席上那一丝丝的凉意。
次句写院外的环境,榴花盛开,透过窗帘仍能感觉到它艳丽的色彩,诗人躺在席子上,榴花映照屋内,颜色柔和,带有催眠的作用。
这一句不仅写出了石榴花的美丽,更通过“透帘明”这一细节,展现了夏日的明媚和光线的柔和,为全诗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活力。
三句将笔触转向了庭院中的树木。夏日正午,阳光炽烈,但树荫满地,为庭院带来了一片凉爽。
这一句通过“树阴满地”与“日当午”的对比,突出了树荫的遮阳效果,同时也暗示了夏日的炎热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。
结句以梦醒后的听觉感受作结,使得全诗更加生动传神。
诗人在午睡中醒来,耳边传来流莺的啼声,清脆悦耳,打破了午后的宁静,也为全诗增添了几分生机和趣味。
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流莺的啼声,更通过“梦觉”这一细节,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夏日的宁静美好。
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,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,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。
午睡原是天地赐予人间的修行:枕着竹席的凉沁汲自然之灵气,循着蝉鸣的疏朗养胸中之丘壑。
当我们在长夏午后垂帘小憩,恰似将自己叠进古人的诗页间 —— 让荷香漫过衣襟,让风动翻乱书册,于半梦半醒间揽时光之从容,待睁眼时看檐角云影移换,便知此中真意早已胜过万千浮华。
愿每个夏日都能与这般清眠相遇,在槐荫深处拾得浮生半日的诗意栖居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富腾优配-配资网上炒股平台-郑州股票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收益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