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纸旨在威慑全球的关税大棒,挥出之际却意外率先击中美国本土。特朗普政府近日启动的全球“对等关税”政策,本想分化瓦解贸易伙伴,极限施压。然而,政策宣布当天,引爆的并非外国恐慌,而是美国本土的法律诉讼、金融市场暴跌,甚至传统盟友的公开决裂。
这场看似精心策划的贸易豪赌,从一开始就陷入三重困境。它不仅揭示了战略设计的致命缺陷,更让“美国优先”的口号,在现实面前显得格外讽刺。这记“重拳”,首先便在镜内砸出了裂痕,让“美国优先”变成了“美国先伤”。
内伤难愈
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针对政府的诉讼,直指总统滥用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》。原告小企业联盟明确指出,美国并不存在法案所需的“紧急情况”,总统无权单方面征税。今年4月,国际贸易法院已初裁特朗普政府关税措施越权。
法律界普遍认为,最高法院极不可能支持这种越权行为。目前已有11个州政府明确支持对政府的诉讼,这无疑加剧了法律层面的巨大压力。特朗普政府在法律上的根基,从一开始就摇摇欲坠。
经济层面的反噬几乎是同步而剧烈的。8月1日政策生效当天,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暴跌,道指下跌1.6%,纳指更是高达2.3%。苹果、耐克等巨头市值在数小时内蒸发超千亿美元,苹果公司预计季度成本将因此增加11亿美元。
作为经济晴雨表的纽约铜价,单日暴跌17.7%,这显示出市场对新能源和基建产业链前景的深度忧虑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7月新增就业数据远不及预期,仅7.3万个。通胀压力6月已同比上升2.6%。
经济数据的持续恶化,直接迫使美联储紧急降息,以期对冲政策负面影响。而在多个农业州,“关税伤害美国”的抗议标语随处可见。中期选举前夕,共和党正面临巨大的选民压力,民心正在动摇。
盟友的背刺
除了自身的内伤,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还在盟友体系中敲响了散场的钟声。美日协议的达成,本是其分化瓦解策略的“范本”,却迅速演变成了一场外交闹剧。7月22日,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高调宣布协议达成。
协议内容包括日本接受15%商品关税,承诺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,并全面开放大米、牛肉、汽车市场。赤泽亮正甚至一度庆贺“完成了国家任务”,认为将关税从25%压至15%是一次外交胜利。他的乐观,持续了不到半天。
仅仅3小时后,协议细节公布,日本国内舆论迅速反转。78%的民众认为协议将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,“卖国协议”、“广场协议2.0”等热词迅速占据网络。民众支持率跌至10.7%,首相石破茂的政治生涯因此陷入空前危机。
1985年的《广场协议》导致日元急剧升值,日本经济陷入“失去的三十年”,这段历史的阴影让日本社会对此次协议普遍感到恐惧。日本汽车工业占据其出口总额近20%,美国是其最大单一市场,占比超30%。
15%的汽车关税和开放市场,无疑将是致命打击。而仅有37%粮食自给率的日本,在开放美国廉价大米(价格约为日本国产米的三分之一)后,其农业根基将被彻底动摇。日方对美的让步,换来的却是国内的一片骂声。
面对美国的单边主义,全球盟友的反弹同样迅速而激烈。欧盟委员会主席谴责关税是“对世界经济的重大打击”,并威胁启动对抗措施。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迅速启动“紧急经济评估”,准备对美国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。
就连素以中立著称的瑞士,也因被施加39%的“惩罚性关税”而准备诉诸WTO。事实证明,特朗普试图“分化拉拢”的策略彻底失败,反而促成了盟友们的集体反抗,甚至加速了他们的离心离德。
新格局浮现
这记关税大棒,非但未能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,反而意外敲响了全球“去美国化”的开场锣,加速了多极化贸易格局的形成。引人注目的是,在差异化关税名单中,中国却只适用10%的“默认税率”。
这并非美国对中国“手下留情”,而是由于自身对中国稀土等关键供应链的严重依赖,以及对中方反制能力的忌惮。这凸显了美国“孤立中国”战略的脆弱性,也间接强化了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“稳定锚”的角色。
美国试图单边重塑全球贸易规则,反而成了“去美元化”进程的加速器。全球范围内,各国摆脱对美元过度依赖的趋势愈发明显。人民币跨境结算占比已突破35%,美元指数也因此出现闪崩迹象。
区域贸易协定谈判也在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刺激下提速。RCEP等协议的扩员谈判进程加快,中国与东盟贸易逆势增长12%,显示出区域合作的强大韧性与活力。多边主义的反弹,比想象中更快。
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警告,特朗普的政策明显违反多边贸易规则。23个成员国的联合抗议也说明,单边主义已然不得人心。全球贸易秩序的重心,正在悄然发生转移,不再是单一强权可以主宰的局面。
笔者以为
特朗普政府的全球关税政策,最终未能实现“让美国再次伟大”的目标。它因其内在的法律缺陷、巨大的经济代价和空前的外交孤立,触发了一系列系统性的反噬。这显示了单边霸权的局限性。
这场关税风波的真正意义,不在于其短暂的经济破坏。而是它戏剧性地展示,试图用强权锁住旧秩序,却无意中为全球贸易多极化、区域合作以及更加平衡的国际关系打开了新的大门。一个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。
富腾优配-配资网上炒股平台-郑州股票配资公司-股票配资收益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